道服包裹的纯净世界


北京大学柔道队 李佳怡

柔道是一片独立于外界的纯净天地。踩上垫子,我们换上统一的白色的道服,绑起头发,摘下饰品,放下一部分在其他场合必须留意的社会规范,走入一个与“外部”有很多差异的领域。软垫外的每一位同学,以各自独特的“颜色”存在属于自己的领域与团体之中,这种颜色或许是穿衣打扮,或许是专业年级,或许是社团组织,如此等等,在这里被道服的白色统统抹去了。这种纯净让人更加关注到人们本真的色彩。身体姿态、语言习惯、甚至是体温、气味,凡此种种被掩盖在浓厚社会色彩之下的本我,在这里更多地被展现出来。这种崭新的观察维度给人自由与平等的体验。使得我们体会如何更多地从个体属性而非社会属性看待他人。

柔道帮助人们获得从外部评判体系的暂时解脱,体会内心深处的宁静。人们总是在下意识的评判自我与他人,而相较于前文所述对于他人的评价,凭借外部体系对自我的“审核”更加让人感受到束缚。而这种审核却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或者说一个更加符合社会规范的人所必不可少的,它给人带来的压力感甚至超越于工作学习之上(或者可以说工作学习方面的自我要求也是这种审核的产物)。以我个人的感受,大学学习与以往12年义务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衡量的不再仅仅是最终考核的分数,甚至不再仅仅是对于知识的纯粹掌握程度。对于信息的有效获取,对于机会的把握,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合理利用,凡此种种都会对最终结果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就使得从多渠道多角度获取信息成为一名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我们也不得不把时时刻刻留心周围信息作为对于自身行为的审核标准。然而这种能力某些时候需求却与我自身的喜好存在冲突,使自己长期处在一种对接受信息感到疲惫但又不得不这样做的两难境遇。每周的柔道课程是这种境地的短暂解脱。源于竞技体育的特点,每一个人可以相对比较平等的接受信息,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信息焦虑,使我们得以更为专注的向内探求自身的感受。感性的说,学习柔道的感受就好比带上耳机,读一本自己所爱的书籍,短暂处在自己的小小孤岛上,沉浸在自我的精神世界中,不去强迫自己接收社交谈话中传递的信息,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在柔道垫上,考虑的事情变得很少,心情就会变得轻快,享受单纯的片刻光阴。Marcus Aurelius 在《沉思录》中有这样一段话:“Men   seek for   seclusion   in   the   wilderness, by   the   seashore, or   in   the mountains--a   dream   you have cherished   only   too fondly   yourself.   But such   fancies   are wholly   unworthy   of a   philosopher, since at anymoment you choose you can retire within yourself.”人们常常试图去寻找归隐之处,但外界世界纷乱复杂,这片纯净天地正存在自己的心中。柔道正是给我这样的机会,去更多的感受肌体的记忆,感受本我,感受内部的世界,短时间的从外界的评判体系中脱离,感受超脱自身社会属性的自由。

柔道带给人对于纯粹善意的体验。过去处在高压应试教育下的我,长期被利益的零和游戏束缚,渐渐不再相信人本真的善意,即使接受他人的帮助,也会下意识的考量他人对于我有何种利益诉求,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知不觉中活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柔道打破了我在过往经验中习得的固有观念,重新向我展示了不带有任何利益色彩的纯粹的善举。我过去从未尝试过跑步跳远之外体育运动,肢体不算协调,再加之身材矮小,在学习柔道时无疑是一名差等生,很多新动作旁人或许可以一学就会,对于我而言却感到吃力艰难,手脚的动作难以统一。也正是这份落后与弱小,让我接受到更多来自他人的帮助和善意。搭档的学姐总是耐心的指出我做得不到位的动作,分组练习的时候常会对我说:“你可以多试几次”;每每因为自己的困难请教老师和助教学长学姐,总会得到细致的辅导……在这里,利他行为不再是对于变相利己的复杂考量,而是一种下意识的举动,是发自内心的善意的外在体现。而接受他人的善意也使得我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强烈愿望。Viktor Emil Frankl 在Man’ Search ForMeaning 中写道:人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而可能找寻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心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在柔道学习中,我们体会到了这三种途径的和谐统一。

道服包裹的世界中,我们放下来自繁杂世界的锁链,找寻竞争与互助的平衡点,在对自他共荣的思考和追求中享受灵魂般纯粹的白色。


分享 :